1月31日,住建部主管的《中國建設報》“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經驗談”欄目刊登文章“著力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鏈 激發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報道了廣州高效推進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的積極作為。
文章中多次點名“廣州建筑”,提到了廣州建筑在拓展智能建造領域、助力構建智能建造完整產業體系、推動打造智能建造示范項目、推動智能建造科技創新、加強智能建造產業人才支撐方面的具體實踐。作為廣州市建筑業鏈主企業、廣州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廣州建筑正全力以赴推動廣東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為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貢獻更多“廣州經驗”。
▲《中國建設報》“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經驗談”欄目介紹了廣州高效推進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的積極作為,其中廣州建筑被多次點名
打造產業園區 構建完整產業體系
文章中提到:“‘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裝備制造創新中心’集產、學、研、展、貿、游多業態于一體,重點聚集研發、設計、智造、供應、展覽、交易、培訓、服務等企業。”
“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裝備制造創新中心”便是由廣州建筑利用自有金博物流園區所打造的,是廣州建筑布局新型建筑工業化載體的起步區、創新區、核心區、示范區。目前廣州建筑已完成創新中心一期項目,導入了華南最大的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灣區智造”,集聚了產業鏈上下游百余家企業。
2022年,廣州建筑啟動創新中心二期項目建設。目前模塊化建筑研發制造中心、裝配式裝修研發制造中心、裝配式機電研發制造中心和鋼材精加工中心等4個產業基地項目動土施工。接下來廣州建筑將對園區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化、低碳化改造,建立低碳技術創新研發和推廣應用的綜合服務平臺;同時加大園區產業孵化和團隊孵化能力建設,打造覆蓋企業初創、成長、成熟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裝備制造創新中心”一期導入了華南最大的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灣區智造”
▲“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裝備制造創新中心”二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
加快轉型升級 拓展技術應用場景
文章中提到:“廣州建筑打造了建筑部品部件智能生產線和管理云平臺,初步實現構件生產少人化無人化。”
在建筑部品部件智能生產線方面,屬下灣區智造布局了自動生產線、專用攪拌站、專用鋼筋設備、專用運輸車、PMES/PCM等工業軟件,解決構件生產、運輸以及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等核心問題。其中自動生產線采用中央控制系統,生產效能可控,同時也實現操作工人少且勞動強度低的效果。
在管理云平臺方面,屬下科研院集團牽頭聯合集團內單位自主開發了智慧工地整套系統“廣建智云”,該系統以BIM輕量化模型為載體,與智慧工地系統中的項目進度、人員車輛、質量安全、工程機械、文明施工、視頻監控、安全監測等管理數據的關聯和可視化,采用AI技術對工地現場人員定位、安全帽、反光衣、明火、煙塵等進行自動識別。該系統與廣州市住建局合作,創新地利用”政企互聯”實現對所有政府監管端數據的獲取,存儲和可視化展示,這對主動發現并及時處理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廣州建筑作為鏈主企業構建產業大數據平臺,為后續建筑產業信息化、數字化的整合和建筑企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基礎。系統已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機場三期項目、健康驛站等項目得到推廣應用。
▲灣區智造自動生產線實景圖
▲“廣建智云”系統已經在多個重點項目得到應用
推動科技創新 助力率先建設CIM平臺
文章中提到:“廣州率先探索建設CIM平臺,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21年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CIM(城市信息模型)是把現實物理城市在計算機上進行建模虛擬,形成數字孿生城市。物理城市的“一切”都可根據需要在孿生城市里進行數字化建模仿真,賦能城市精細化、品質化管理。廣州2021年正式發布了全國首個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
屬下市設計院集團正是平臺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的主要完成單位之一,為平臺建設編制4項支撐施工圖BIM審查系統標準和多項CIM國家行業標準、省市級標準。接下來,廣州建筑將推進CIM試點應用,推進集團承接的廣州市CIM平臺施工圖標準和數字驗收備案標準的編制任務。
大力引才育才 強化產業人才支撐
文章中提到:“廣州建筑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等,舉辦院士講壇,實施‘全球百名博士后引進工程’。”
目前廣州建筑擁有包括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新型研發機構等在內的112個科創平臺。廣州建筑通過筑巢引鳳,集聚培養高端人才。2022年全年新入站博士后15人,出站博士后9人;4位博士被認定為廣州市高層次人才(青年后備人才);3位博士后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科學基金資助。
廣州建筑將繼續實施“全球百名博士后引進工程”,于2023年底前完成引進100名博士后的任務,并計劃用3—5年時間完成企業總工程師博士后全覆蓋。
▲廣州建筑自主研發的全方位智能化吊裝機器人
來源│總承包集團 金博集團 市設計院集團 科研院集團 灣區智造
編發│集團黨群工作部 龍錕 盧重佑
發布│集團辦公室 張曉瑩